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

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 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应在练习的形式、层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

(1)巩固练习。

这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强新知。

(2)变式练习,即变换概念、图形、应用题等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练习。

在练习课上经常应用这种练习,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形成、图形特征的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着显著的效果。

(3)综合练习,就是注意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或把相关的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而进行的练习。

一般有五 种形式: ①统一计算法则的综合练习; ②进行知识间比较区别和联系的综合练习; ③进行知识归类的综合练习; ④单一知识练习到复合知识的综合练习。

例如教了归一应用题后,可进行与一般应用题进行复合应用 的综合练习; ⑤以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等。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与技巧。

复习课并不是把所讲述的内容简单地重复、再现,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而在练习设计上,要服从复习课的“查漏(缺漏知识)、系统、加深、提高”的特点。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 练习、归纳练习、引伸练习、发散练习等。

(1)巩固练习。

复习课的巩固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排除错误,加深、提高。

(2)归纳练习。

主要是学生学完某章、某节或某一单元之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练习。

它一般采用归纳要点、列表总结、列表对比等形式来进行。

(3)引伸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进学生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

(4)发散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从某一类知识出发,紧紧围绕这一类知识内容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其目的是把封闭性习题变为开放性习题,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案及反思

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札记怎么写

写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札记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确定本次教学要讲解的内容。

2. 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4.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材料,如教案、课件、练习题等。

5. 实施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6. 总结教学效果: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在写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札记时,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结构清晰,同时要注意使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相关问答

1.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

答:设计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游戏、故事、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要设计有效的练习和评估方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中应该如何平衡理论与实践?

答:在小学数学第三册的教案中,平衡理论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理论教学应该简洁明了,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要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定期的测试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 如何确保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的有效性?

答:确保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对教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设计,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计划,要与家长和同事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形成教育合力。

本文来自作者[延红翔]投稿,不代表卜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n-grp.com/cshi/202501-299.html

(38)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延红翔
    延红翔 2025年01月14日

    我是卜浪号的签约作者“延红翔”!

  • 延红翔
    延红翔 2025年01月14日

    希望本篇文章《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 延红翔
    延红翔 2025年01月14日

    本站[卜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延红翔
    延红翔 2025年01月14日

    本文概览:浅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

    联系我们

    邮件:卜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